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基本稳定

 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外部环境转好、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消费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将继续“稳中向好”。对此,宏观政策将保持基本稳定,财政政策重在控制一般性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结构性减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货币政策将总体稳健,调控手段更多向市场化、价格型转型,存准率或将下调,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增强。

  大势观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平稳,物价水平有所抬头,但幅度不会很大。因此,宏观政策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重在减税节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重在盘活存量,力促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经济主体预期。2014年,GDP预期目标可以定在7.0%,CPI在3.5%,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

  需要指出的是,做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平稳发展的判断,是基于两个假设。假设一:美国QE退出时点较晚、力度舒缓,日本、欧盟经济复苏;国内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改革有序推进。假设二:财税体制改革不会引起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短期剧增,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不会集中爆发。如果这两个假设条件成立,我们预测2014年GDP增长在7.6%左右,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的正常速度,因此无需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反之,如果各项改革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逆转、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政府债务问题集中爆发,经济就有“硬着陆”的风险。目前看来,出现后一种情形的概率不大,但是也值得警惕和防范。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激发更多市场活力

  2013年,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年内并未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而是着眼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进行政策微调,估计2013年赤字率在2.2%左右。2014年,中央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更大作用。预计赤字规模较2013年将有小幅提升,但仍会保持在3%的安全线内。同时,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政府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201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增支减收为手段,以财税改革为动力,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

  第一,控制一般性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支出重点。随着中国经济走上中高速增长的轨道,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将逐步减小。在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压力下,政府以2013年支出压减后的规模为基础,继续过“紧日子”,控制一般性支出。支出重点将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都将成为重点支持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的“刚性”增长,还将促使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透明度提上重要议程。此外,财政支出的重点在于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信息消费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推进税收制度改革。2014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于结构性减税,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估计全年减税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将纳入“营改增”试点,随着“营改增”的持续扩围,“营改增”改革有望全面实现。除“营改增”这个税制改革的“重头戏”外,中央还将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第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下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方面入手,消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将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市政债的发行有望提上日程。但由于地方政府独立发债涉及预算法修改等问题,短期内中央代发地方债以及城投债仍将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模式。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规范将会有效缓解并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货币政策调控向市场化转型,存准率或将下调

  2014年,预计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通过综合运用存准率、正逆回购、央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近两年,金融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导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日趋紧张,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将进一步趋升。同时,预计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进一步升值至6.0元/美元左右的水平,外汇占款也因此出现增长乏力趋势。虽然央行可以通过综合利用央票、正回购和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SLO)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等货币政策工具满足金融市场流动性需要,但仍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银行经营压力,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必要。预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象征性下调0.5个百分点。

  目前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已经放开,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而实体经济投资动力逐步恢复,房地产价格仍有上涨压力。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及各类市场主体预期,央行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较低,预计2014年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

  2013年9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快速升值。这是因为美国发生债务上限、政府关门危机,而我国三季度经济实现回升,滑出“下限”的风险明显减小。11月、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节奏将放缓甚至回调,出现双向波动。2014年,政府关门、债务上限问题还将困扰美国,QE政策何时退出也存在不确定性,而中国经济将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预计2014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6.0左右。

  房地产调控需要与改革协调配合

  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 “逆势增长”显示,在政府和市场的博弈中,市场又一次占了上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房地产领域的改革,加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但是,考虑当前形势复杂多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为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下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是注重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如果房产税等改革的力度过大、过猛,将导致投机性需求大量抛售房产,造成房地产价格快速下跌。此外,房产税的推出,还需要以居民其他环节税负下降为前提,否则将会加大居民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以更彻底的、更深层次的改革为前提。如果不能彻底弱化政府的经济建设主体功能、不对土地交易和“招拍挂”制度等这些滋生房地产泡沫的根本制度加以变革,那么只能导致泡沫的再度累积和经济增长的扭曲加剧。因此,必须把握好改革的时机、步骤和各项措施的协调配合。

  二是多渠道筹措保障房资金。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一方面,已完成和计划完成之间的缺口还很大,另一方面,受经济减速及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影响,地方政府财力更加困难。因此,应加快融资机制的创新与突破,多渠道筹措保障房资金。加大专项市政债发行,并用于保障房建设。促进保险资金和养老资金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调动银行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性,在拨备、风险权重和税收方面给予更多优惠。

  三是创造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2013年,流动性紧张事件发作不但推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也影响了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积极性。如果这一局面延续到2014年,将对房地产需求产生重大影响,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因此,货币政策既要强调稳健也要注重流动性支持。要综合利用逆回购、短期借贷便利SLF等流动性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满足居民合理的购房需求。

 

 

永信简介| 在线学习| 新闻中心| 在线报名| 机构分校| 学历教育| 会员中心| 学员留言|

单位地址:红星路二段76号(布后街)华成大厦三楼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2号

电话:18982007712 传真: E-Mail:yxck2007@163.com 蜀ICP备2022017658号-1

Copyright©2006-2009 成都永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方法数码